东庄神楼
遗产类别:传统民俗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一批Ⅸ-12
申报人/申办单位:韩城市
神楼有文武之分,文神楼规模宏大,金碧辉煌,十六人抬之,威武庄严;武神楼建制较小、四人抬之,既耍且舞,剽悍勇武。
文神楼源于宋朝,叫法王楼,传说所抬法王,姓房名寅,字百虎,为韩城特有之神,唐末韩城西庄附近井溢村人,相传为屈原后代,寿110岁,修道于灵贶观,是驱邪治病的名医。宋朝时,因灵通帝梦,为真宗治疽而愈,朝廷有感而册封之。后仁宗听政,追封为法王,为其在灵贶观之旁建庙祭祀,韩城人尊法王为神。
逢年过节,蒸法王馍,祭神之后,家中男丁分食,意为仰仗法王神灵,身强体壮,驱病消灾。每年正月十五,西庄八社迎神于村,各家轮流奉祭,直至清明节,全村送神上庙,献祭焚香,唱大戏,耍神楼。锣鼓喧天,硝烟弥漫,人山人海,前呼后拥,威武雄壮,气势澎湃。
武神楼敬以黑虎、灵官,作祭奠菩萨祈雨求福之用。旧时,韩城分五峙寺(即东、西、南、北、中),西庄镇西山称南峙寺。每年正月初九,附近村民必抬着神楼经盘道川朝山赴南峙寺祭奠菩萨。武楼在前,“菩萨”文楼在后,祭奠队伍有男有女,还有声势浩大的锣鼓队,目的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儿孙满堂,国泰民安。
祀神鼓乐为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东庄村阎高才曾听他祖父讲:元朝灭金之后,为庆贺胜利军民同乐,军乐队敲锣打鼓,以示庆贺。后人沿袭下来,作为祭祀法王的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