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倌说春
春倌说春是陕南民间独特的说唱艺术之一,也是较为古老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来分析推测,基本可以判断:“春倌”的由来应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王室中的“春官”。“春倌”本是“春官”在各地民间的派生、演化和流传,再结合本地方言土语、音乐歌谣及乡风民俗,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说唱形式。
春倌说春是民间说唱艺术。在冬春季节由春倌走村串户说唱,一般为单人表演;有时进入街道或住户密集的村庄时,采取双人对唱、接唱和联唱,演唱效果更好。每演完一户,春倌送给一张春帖,户主会给春倌“封礼”,给粮食或钱。这种表演不受场地限制不用乐谱,有说有唱,说唱兼备。唱词内容十分广泛,唱本师传徒承,时常即景编词,遇啥人说啥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语言风趣诙谐,演唱和仄押韵。演唱内容紧跟时代,唱词随时随景更换,因此,往往是脑子灵、反应快、有文化、言辩能力强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好春倌。
春倌说春的特点:
1、不受场地限制,不需乐器伴奏,单人表演或双人对唱。有说有唱,说唱兼备。
2、可即兴编词,现场演唱。春倌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对象随口编词演唱,因此能和听者紧密联系,交流情感。如巧遇嫁女或娶媳,说唱的春词就十分喜庆。
3、语言风趣诙谐,明白如口语,和仄押韵,易懂易记。
4、能随时代的发展添新词换旧词,存优淘劣。
春倌说春已历经千年,送春帖传播农时节令于千家万户,指导了农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同时又是一种民间说唱文艺,民众乐于接受,易于接受。有悠久的历史价值、广泛适用的科普价值、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