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书善为商洛花鼓戏的保护、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说起商洛花鼓,辛书善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辛书善1955年进入商洛剧团,先后做过演员、竹笛演奏员、作曲,亲历了商洛花鼓从田间地头登上大雅之堂的转变。他说:“商洛地处秦楚之交,经过岁月漫长的滋养浸润,商洛花鼓既有江南艺术的细腻委婉,又有秦地艺术的高亢激越。”
1940年9月,辛书善出生于商洛一户贫苦人家。幼年时,他和村人进城看戏,一下子就被《劈山救母》里美妙的曲调深深地吸引住了。演出结束了,他还沉浸在戏里,手上比画着、嘴里哼哼着,眼巴巴地望着舞台。从此,辛书善便喜欢上了商洛花鼓。1955年春天,商洛剧团招生,辛书善顺利考入。
进入剧团后,辛书善初习表演,后专习竹笛,拜陕西乐团教授高明为师,竹笛吹得像模像样。与此同时辛书善勤奋学习音乐理论、和声、指挥、双簧管、钢琴,还迷上了民间音乐,花鼓戏、道情戏、民歌他都有涉及。他利用假期到商洛花鼓、道情流传地广泛收集素材。镇安、柞水、山阳、丹凤、洛南和商州一些地方,他曾数次前去请教民间艺人。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花鼓戏,他还远赴湖南、湖北,踏上云贵川,和同行切磋交流。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辛书善每次演出间隙都会去寻找秦岭深处的花鼓戏艺人。他翻山越岭,爬坡过河,经常住在老艺人家,听老艺人唱到天明,边听边用简谱把传统曲调记录下来。
商洛花鼓过去都是男演员扮演旦角,对唱时不存在同腔同调困难,但现在大多数戏曲表演团体都是女演员扮演旦角。男女声同腔同调的矛盾就凸显出来。辛书善说:“男声演唱合适时,女声因不在有效声区而显得过低、压抑;女声定调合适时,男声则因为超出有效声区而显得过高,勉强演唱。”在创作实践中,辛书善有意识地尝试把男演员的唱腔安排在徵调式曲调的范围里,把女演员的唱腔安排在商调式曲调的序列中,用现代音乐理论基本解决了男女同腔同调的难题和调式与调式之间的交替转换等问题。
辛书善将传承和创新融为一体,在《带灯》作曲中,为了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他在商洛花鼓戏唱腔音乐“筒子戏”“小调戏”“八岔戏”三种形式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商洛民间孝歌。“这也是一种创新,丰富了花鼓戏唱腔。”辛书善说。
从事戏曲艺术60多年来,辛书善在搜集整理商洛花鼓曲谱、剧目的过程中,先后拜访了商洛7县(区)110多位花鼓老艺人,收集整理民间上演的花鼓戏抄本、口传剧目100多个、花鼓曲谱几百首。仅《商洛花鼓音乐集成》一书,就收录了他搜集整理的花鼓曲谱114首。更让人感动的是,辛书善不顾身患多种疾病,历时3年,整理了大量的花鼓音乐资料,完成了《陕西商洛花鼓音乐辛书善作品选辑》的书稿。同时他还在整理商洛花鼓原生态的曲目《陕西商洛花鼓传统音乐优秀曲目选》。此书内有《筒子戏》《八岔戏》《小调戏》《孝歌》,囊括300余段曲目,为花鼓戏的保护、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2017年12月,辛书善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专家的评审意见认为:辛书善作为商洛花鼓传人,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本项目的专业技能,为多部商洛花鼓剧作谱曲,音乐基本功扎实,创作韵味浓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多次获得业内奖励;公开发表或整理相关论文和资料多篇,对自己艺术实践进行总结,在该剧种建设中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师承脉络清晰,传承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