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美民间’中国花馍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渭南市电视台召开,通报艺术节有关情况。
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美民间’中国花馍艺术节”将于5月10至12日在临渭区桃花源民俗文化园举办。此次艺术节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展示民俗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要活动之一”。

新闻发布会现场 渭南政府网 王蕾 摄
花馍作为渭南民间的一种风俗礼馍在渭南地区广泛流传,被列为“秦艺六绝”之一、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所辖的11个县(市、区)均有传承,其中以合阳、大荔、澄城、华州、蒲城、富平等地最具特色。
此次花馍艺术节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为主题,紧贴时代特征,注重交流融合,通过民间传统花馍艺术表现形式,寄寓群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福。主要特点有:
一是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此次共有620件花馍作品参加展览。同时还将举行中国民俗礼仪文化研讨、民间艺术演出以及其他民间传统手工艺展示。通过艺术节充分让全国各地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进行广泛交流。
二是特色鲜明,地域性强。特色鲜明是这次花馍艺术节的一大亮点,报送的花馍作品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山西的“岚县”面花、甘肃“庆阳”面花、新疆“昌吉”面花,山东“胶东”面花等作品,都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作品,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交汇、融合、传播、演进的过程。
三是面向基层,服务人民。这次参展作品均取材于基层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表现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时代生活的理解、记录,让人民自己创作的文化艺术丰富人民的生活。花馍艺术节放在渭南市这个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和深厚民间文化底蕴的地方,就是要把深入生活、深入人民、扎根乡土落到实处,真正把民间艺术还与人民。
花馍艺术节将渭南作为举办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是渭南树立经济、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扩大城市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对推动面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使古老的面花艺术重新焕发旺盛生命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花馍艺术节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陕西省文联、渭南市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渭南市文联、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陕西省文联、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渭南市委、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出席并致辞,中国文化报、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渭南日报、渭南广播电视台等30多家媒体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