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凤翔泥塑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胡新明家中,彷佛置身于“泥塑博物馆”。小四合院里,屋内屋外整齐的摆满了各类泥塑。萌萌猪、汪汪狗、关公像……花样繁多惟妙惟肖,大红大绿的色彩彰显着西府人的豪爽。
凤翔泥塑主要有三大类:泥玩具、挂片、立人。因技艺独特,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1965年出生的胡新明,和泥塑已结缘40多年。
初做泥塑 只为保证家里的三样生活品
一直以来凤翔泥塑的生产与民俗生活紧密相关。灵山求子的泥娃娃、孩子满月亲友送的坐虎、老人寿诞贺寿的泥虎……背后都有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正是西府这种民间生活习俗,给了凤翔泥塑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胡新明出生在泥塑世家,小时候他对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灵气就显露了出来。受父母熏陶,小时候,他经常按照自己的观察捏一些小动物,还跟着长辈描红画绿,打下了艺术基础。
在缺吃少穿的七八十年代里,泥塑成了胡新明家贴补家用、换取口粮的“讨饭手艺”,通过卖泥塑,换回了家里的三样生活必需品——吃饭的盐、晚上点灯的煤油和火柴。
在保证了这三样生活必需品后,还可以拿泥塑换一些馍疙瘩、旧衣服等物品。“做泥塑,让我们一家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不用伸手和人家要吃的。”胡新明说,他至今清楚的记得,有一次和父亲去蔡家坡卖泥塑,父亲用三个泥娃娃给他换回了一双旧皮鞋,那是他人生第一双皮鞋,当时特别开心,这也让他对泥塑有了一种特殊感情。
赴美参展后 意识到凤翔泥塑是个金娃娃
胡新明不仅喜欢捏泥塑,而且还爱创新,经常捏小说里面的人物:猪八戒、白骨精、关公……父母经常抱怨他不好好捏,整天“胡捏”。上中学时,他经常为了完成一件创作,熬夜到凌晨,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成了家常便饭,但他内心对泥塑的喜爱与日俱增。
1979年,六营村里来了一批法国客人,他们被胡新明制作的泥塑所吸引,最终买走了他制作的所有泥塑。“一下子卖了1000多元钱的外汇券,我父母惊讶地说,这是娃胡捏的,没想到外国人还爱的很。”此后,父母也对他的捏法认可了,胡新明在凤翔县也开始小有名气。
1985年,连省城都没去过的胡新明,被陕西省选定为“中国陕西民间艺术交流团”成员赴美国参加“陕西月”活动,这让他一度认为是做梦。当时,他带着100多件展品跟着陕西代表团在美国12个城市展出了40天。当美国人听说展出的泥塑蕴含着2000多年历史文化时,他们惊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40天的展出,胡新明赚了600多美元,换成人民币是4000多元。“我们全家人做了10年的泥塑,总共收入也只有80多块钱,这4000多块钱在当时是一大笔钱,我从没见过这么多钱。”胡新明笑着说。
正是这次美国行,让胡新明意识到泥塑不是简单的泥娃娃,而是金娃娃。自此,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把凤翔泥塑发扬光大。
研制出摔不烂的泥塑 泥塑走向国际市场
1988年,胡新明通过一家公司向新加坡出口了8600件泥塑。货到新加坡后,对方反馈,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颠簸,没有一件完整泥塑。而此时,凤翔做泥塑的人也越来越少,不少泥塑匠人为了生存开始外出务工。
“我发现泥塑的易碎、陈旧无创新、包装简陋、制作工艺落后等多种原因导致很多人做不下去了。”1996年,胡新明从银行贷款4万元,加上几年赚的钱,在纸坊村租了一片地,盖起了泥塑加工作坊。胡新明深知易碎是泥塑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他便苦心钻研,经过一年的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摔不烂的泥塑。“当时中央电视台都来采访了。”胡新明骄傲地说,易碎问题解决后,他就开始改进工艺,并在传统的样式基础上创新,同时在包装上也下了一番功夫。
如今,胡新明的艺术成就已名扬海内外,各类作品远销世界近40个国家和地区,胡新明也因为凤翔泥塑获得国内外上千个奖项。
会像爱护生命一样 爱护凤翔泥塑
“凤翔泥塑造就了我,她就像我的生命,我会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她。”胡新明说,他现在没有一天不考虑如何将凤翔泥塑做好,这已经无关温饱、无关金钱,而是责任。
面对新观念、外来文化对传统民俗的冲击,胡新明却很自信:“凤翔泥塑从先秦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承载的是远古图腾文化和周秦青铜文明,而这些都是外来文化不具备的。同时,胡新明认为,凤翔泥塑要走的更长远,还需要在传承和创新中把握一个平衡点。”
在胡新明看来,凤翔泥塑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人才与创新问题,他两个孩子毕业后也都投入到了泥塑传承发展中,为凤翔泥塑的创新发展做了很多工作。“以前的传统东西,现在年轻人看不懂,不喜欢,我们要大胆地把传统的造型技艺和现代流行的卡通造型相融合,让更多的年轻人也喜欢这些传统的民俗工艺品。”胡新明说道。
在做传统泥塑的同时,胡新明也在进行创新,发展凤翔泥塑衍生产品,如今,用凤翔泥塑图案做成的包、首饰、水杯、眼罩、围巾等都已经上市,并很受消费者喜欢。
胡新明说,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用“创意和创新”这两条腿,与传统凤翔泥塑一路同行。“我相信,只要我们大众一心,凤翔泥塑在新时代一定会继续发扬光大。”胡新明坚定地说。(宝鸡新闻网记者 宋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