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7日至7月7日,“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二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系列活动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办。展映月通过影像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讲述非遗传承人的技艺、记忆与生活故事。
展映月为观众挑选了31部关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片作品进行展映,它们涵盖了非遗十大类别中的八个,包括贵州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浙江的绍兴黄酒酿制技艺、江苏的佛教音乐(天宁寺梵呗唱诵)、青海的热贡艺术等。这些作品是各地非遗保护工作者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影像记录和文献收集工作的成果之一。
7月7日上午,第二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压轴活动——优秀成果推介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本次推介会推选出22个优秀影片,3个观众最喜爱的影片,并向优秀成果的实施方颁发参展证书。
参展项目所记录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季克良、王如海、武新全、王景才,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汪东波等出席了本次活动,记录工作验收专家委员会委员代表、记录工作各省实施单位及执行团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陕西聚力传承文化创意传播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的保护与宣传。参与实施了多个关于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足迹遍布全省11个地市近70个县,拜访了近20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重点整理完成了其中一百多位传承人的文献资料。为了解业内最新趋势和技术手法,这次公司派出编导、摄像、剪辑三个方面的负责人前往交流学习。

推介会现场

陕西聚力传承文化创意传播有限公司参会员工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汪东波发表讲话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冀中笙管乐(子位吹歌)代表性传承人王如海带领乐班为现场演示曲目《放驴》

推介会现场

获得本届展映月最佳影片的主创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