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从壶口一路奔腾而来,跃过龙门,进入合阳县境内。千百年来,像母亲般温柔滋润着合阳,也孕育出了以黄河文化为母体的绚丽多彩的合阳民间艺术。合阳跳戏就是其中一颗灿烂明珠。清代合阳翰林安锡侯诗云:“舞蹈跻春台,溯源金大定。铙鼓传呵护,时和庆年丰。”说的就是这跳戏。
活跃在田间 村民的狂欢
跳戏源于西周,其渊源说法有三:一是古代民间迎神赛会“傩戏”的衍变;二是宋代宫廷“队舞”大演化;三是金元时期锣鼓杂剧的遗响。但因为缺乏文字和实物佐证,尚难确定。
追本溯源虽难确定,但是凭借其独特脸谱,别致曲牌,古朴表演,又因其表演系“舞蹈跳动”、“蔓延蹈歌”,故人呼为“跳戏”、“调调戏”或“锣鼓杂戏”,是独存于合阳县的最古老地方剧种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遗产名录,也被誉为“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的活化石”。
之所以有如此美誉,是因为“跳戏”属社戏性质,不用弦乐伴奏,只用大锣、大鼓、铙钹和唢呐。演出时没有唱腔,演出者以吟代唱,不论男女角色,唱腔皆如吟诗诵词,仅有几种简单腔调。生、旦、净、丑,均用本嗓,借抑扬顿挫区别喜怒哀乐;唱段或长或短,皆无复杂旋律,主要靠鲜明的舞蹈动作刻画人物形象,对白、唱词很少。
每到大年初一下午,各村就敲锣打鼓,名曰“打旦子”,开始鼓动村民,促使“祖家”(社戏负责人)出面组织演出。正月初五,不等黎明,“好家”(演出名角)抬上锣鼓,在本社各户院落内“打旦子”,俗名“镇穷鬼”或“破除五邪”。当天下午便进入了“牛锣队”阶段,各社把锣鼓集于村之中心,划定区域界线,各占一方,对赛敲打,互相激励。
次日开始广场跳,即哑跳。所跳剧目,只有人物、故事情节,而无台词,演员尽都化妆,带有音乐伴奏。哑跳讲究人多,凡经过训练的青少年,几乎都能参加,有时会出现百余人的演跳场面。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闹元宵,在新春祥和的氛围中,户户的庄稼汉子们就出场了,上场是演员,下场是观众。衣箱不够用,常以新郎新娘衣服代之,或着农民节日服装演出。他们以粗犷豪迈为其情调,以简单吟唱为其基调,在遵循传统的三国、水浒、西游、封神、杨家将等流传千百年来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为内容,层层渲染着生活的喜怒哀乐。
据合阳民俗专家史耀增介绍,跳戏体现的是生命原初的意义,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以吟唱漫舞为表现形式,欢欣鼓舞庆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和万事兴;以传播“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为最终目标。
穿越古老时光 渴望新鲜血液
跳戏盛行的地方,称为跳戏窝子。新中国成立前,沿黄河有30多个村庄都有跳戏班社,各村、社有戏箱,村有戏台,村与村不同,社与社有异,互相赛戏之风,十分盛行。但目前,合阳跳戏也只有新池镇行家村、坊镇东清村、合阳新蕾剧团、洽川镇莘里村等少数地方存在能表演的组织了。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青年农民进城打工,留在村里的人锐减,依附在农村、农民、农业上的乡村文化也在逐步瓦解,原有的民俗、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渐渐逝去,跳戏传承也面临严峻挑战。
剧本是演出之本,据说很早以前,跳戏剧本达300本之多,但因战乱年荒,多数流失。新中国成立后仅剩100余本。“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红卫兵抄出跳本焚烧,跳戏国家级唯一传承人党中信,从火中抢救出30余本,其中包括已经流传200多年的《玛瑙环》。
“要想跳戏传承和发展下去,靠传承人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能来组织、实施、推动。”党中信说,“有了群众的继续热爱,才会有跳戏的未来。”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近两年来,党中信恢复排练了以《昊天塔》、《战盘河》、《芦花荡》等武打场面为主的折子戏,在2015年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展演展示的舞台上表演,引起群众强烈反响。
一种表演形式流传下来或者消失,对于这个社会,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观看了合阳跳戏你才会明白,“非遗”要保护的不仅仅是一种戏曲技艺,更重要的是,还要把千百年来流传在合阳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一些精神价值、一些记忆,一些趣味,一些独属于合阳人民的基本世界观、生活信仰等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