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老街中、环城公园里、现代剧场内、村落戏台上……三秦人的生活,处处都能与“戏”相逢。秦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线腔等20多个戏曲剧种构成了陕西地方戏曲绚丽多姿的景象。
于陕西而言,文化的精髓也闪烁在戏曲中,尤其是秦腔里。因为有“戏”,陕西才更有韵味,更加厚重。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彰显着中华审美风范。作为传统戏曲文化里的一枝奇葩,历史悠久的陕西地方戏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戏曲艺术是一种活态文化,是一门“口传心授”的传承艺术,保护传承戏曲文化遗产,成为当代人的文化使命和担当。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戏曲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存立之本,承担着传统戏曲艺术世代相传的重任。近日,记者走近陕西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了解他们执着而辉煌的艺术人生。
“秦腔皇后”马友仙
在陕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陕西没听过秦腔,不算到过陕西;听秦腔没听过马友仙的《断桥》,不算听过秦腔。
“秦腔皇后”马友仙
12月8日晚,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排练楼的一楼排练厅内,75岁高龄的秦腔“马派”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友仙,正在给弟子排练秦腔折子戏《三击掌》王宝钏唱段。
眼前的“秦腔皇后”,虽然已过古稀之年,但依然气质优雅,音色嘹亮,一招一式尽显功底深厚。从艺67年来,马友仙以独特的唱腔和独到的艺术感染力,征服了大江南北广大的秦腔爱好者,所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形象迥异、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观众给予她“秦腔皇后”“秦腔百灵鸟”“人民艺术家”“秦腔常青树”等美誉。
1952年,年仅8岁的马友仙为了缓解家庭的生活重担,考入咸阳大众剧团,学演小旦,兼演青衣。回忆起最初学戏的日子,马友仙用一个“苦”字来形容。在剧团那一年招收的50多个学员里,马友仙的年纪是最小的。当时,学员每天在院子里练功,踢腿、下腰,一练就是一早上。吃完饭之后还要上文化课,接着继续练功。有时候晚上也不能懈怠,师父们还会一人发一炷香,练眼睛的灵活度,学员们有时候被烟熏得直流泪。“我们当时练功非常苦,有时候下着雪,我们都还在练功。”马友仙回忆。
1954年,10岁的马友仙第一次登台演出,演出的是秦腔折子戏《柜中缘》。当时由于年龄小,马友仙在演出时跳坐不到柜盖上,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演出仍然大获全胜,好评不断。之后,马友仙很快唱红了咸阳以及邻近地区。
此后多年,经过长期的磨炼和舞台实践,马友仙逐渐成长为誉满西北、蜚声中外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她所塑造的人物像《蔡文姬》中的蔡文姬、《谢瑶环》中的谢瑶环、《窦娥冤》中的窦娥、《断桥》中的白素贞、《三堂会审》中的玉堂春等,都深入人心。
作为秦腔演员,马友仙素有“金嗓子”的美誉。她的音质清脆、高昂挺拔、纯净甜润。最为可贵的是,她善于思考和研究,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把歌唱技法融入秦腔的演唱之中,与秦腔优秀的传统声腔板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她的韵白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圆润,节奏感强,抑、扬、顿、挫,快、慢、轻、重,掌握得恰到好处,独具特色。
马友仙在艺术之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艺术成就不胜枚举。1990年,她进京演出《断桥》,轰动京华,后被邀请到中南海礼堂演出。1993年,马友仙的表演艺术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并将其命名为“马派”艺术风格。此外,马友仙的《洪湖赤卫队》选段,入选中央音乐学院的民族声乐教材。
如今75岁的马友仙,并没有放下痴爱一生的秦腔。她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培养秦腔后来人上,她清楚传承人这个荣誉意味着什么。这不是一项可以炫耀的荣誉,这是领受了一支普及和传承秦腔艺术使命的令箭,她愿意在余生,为她痴爱一生的秦腔事业、为三秦大地,哺育出更多更美妙的“百灵鸟”。
马友仙说:“当时我的先生们对我倾囊相授时也是非常无私的,他们教给我的不只是艺术,还有身为秦腔人的责任感。他们怎么对我的,我就会怎样对我的学生。秦腔就是靠这样‘口传心授’,才能世代相传。”
“关中老汉”吴德
喜欢戏曲的“老陕”们一定还记得20世纪50年代,那部红极一时的经典眉户戏《梁秋燕》。当时,这部戏前后演出1000多场次,人们为此还编出民谣:“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不看《梁秋燕》,枉在世上转。”
而《梁秋燕》中“梁老大”的扮演者就是今年87岁高龄的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眉户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德。
“1958年进京汇报演出后,在一次宴会上,梅兰芳先生见到我,高兴又惊讶地说‘我还以为你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艺人,没想到这么年轻,演得真好’。”吴德回忆。当时吴德演“梁老大”时仅有18岁,却一举赢得了“关中老汉”的赞誉。
从学生到主要演员,从台前到幕后,吴德从事戏曲艺术事业68年,被公认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代表人物之一。
吴德原名吴德育,1934年出生于户县(现鄠邑区)县城南关一户农家。1951年春,吴德考入西北剧改培训班。从此踏上了戏曲艺术的征程。不久,西北剧改培训班并入新建的西北戏曲研究院,他就在那里学习戏曲表演。
“当时正是看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首任院长马健翎的代表作《穷人》《血泪仇》,吸引了我走上戏曲艺术道路,并选择了终生为之奋斗不息的戏曲事业。”吴德说。
从艺68年以来,吴德刻画了众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他主演的《粮食》《中国魂》《苦菜花》等40多部戏深受观众喜爱。著名戏剧家曹禺看了他主演的《鹰山春雷》后,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给予高度评价。吴德执导的《漂来的媳妇》不仅获得了当时文化部的“文华奖”,而且被邀请到中南海演出;他创作的《二虎守长安》进京演出,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他曾在1956年全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个获得表演一等奖的青年。
熟悉吴德的人都有个共识,他在戏曲艺术道路上的成就,源于他孜孜不倦的学习和苦练。他坚持学习文艺理论和文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同时,吴德经常深入到农村、学校、工厂、部队,甚至监狱,做调查、访问,获得对生活感受的第一手材料。
马健翎曾说,吴德是戏剧的一头牛。吴德就是以这种牛劲、“笨”劲,走向艺术殿堂,走向传统文化宝库,走向知识的海洋。
“深入生活、熟悉生活,这是了解生活中的人和事,观察、发现和捕捉各类不同人物形象最好的方法和途径。”吴德说。为演好《梁秋燕》里的倔老头,他曾到乡政府仔细观察;在扮演杨虎城将军时,他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走访了杨虎城将军生活过的地方;为演好《杏花村》里的角色,他在农村一住就是一个月……
“除了体验生活,当时我们每创作完一出戏,都会第一时间到戏曲的产生地去演,接受群众的检验。当地的群众评价好,我们心里便有底了。”吴德说。
“现在年纪大了,唱不了了,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热爱的戏曲艺术。现在就是带带学生,指导演员排练一些剧目。像去年我就全程指导了《梁秋燕》的复排。”吴德兴奋地说,这是他一生喜爱、矢志不渝的事业,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身体力行,发挥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