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摄制组赴紫阳县拍摄21集系列微视频《秦巴深处传妙音——紫阳民歌》,截至目前已顺利拍摄两周有余,在两周时间里,摄制组拍摄记录了紫阳民歌省级传承人夏清华、何耀信、王安银及其他紫阳民歌歌手、词曲创作者等人物。
《秦巴深处传妙音——紫阳民歌》系列微视频是2020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项目),由安康市群众艺术馆承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承制,共21集,每集10分钟,预计9月底完成,本项目通过对紫阳民歌全面的记录,将推动紫阳民歌在全国范围内的宣传和发展。
拍摄记录紫阳民歌省级传承人夏清华家庭生活镜头
拍摄紫阳民歌省级传承人夏清华教授学生唱民歌
夏清华,紫阳民歌省级传承人。1952年夏清华生于紫阳县蒿坪镇一个贫民家中,自小对紫阳民歌就有特殊的爱好,1971年夏清华被县文工团招入成为一名独唱演员。上世纪70年代末,紫阳县文化工作者普查搜集紫阳民歌,他借此机会向全县的老民歌手学习,虚心向覃成元、戴成发等老艺人请教,全面了解了紫阳民歌的演唱技巧特点,被誉为“紫阳民歌歌王”。
摄制组采访紫阳民歌省级传承人王安银
王安银,紫阳民歌省级传承人。“白天不唱不得过,夜晚不唱睡不着。”,这是王安银的生活状态。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却对紫阳民歌情有独钟。为了给乡亲们义演,他自费二十多万元打造了一辆音乐大篷车。从一个农民歌手成长为紫阳民歌省级传承人,王安银以他的热情在秦巴山地上传唱着紫阳民歌。
1990年起王安银倡导组织起由5人组成的益民俗乐班,专供农家喜丧习俗之需,在陕川毗邻地区深受欢迎。为保护传承紫阳民歌,王安银于2009年成立“安银民歌演唱队”,自编自演民歌节目一百余个。2015年,他筹集资金200万元创办紫阳县安银民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培养本土民歌手50余名,先后带出了陈一潮、陈正潮、李长庚、王正值、彭贵久、李永秀、李永莉等一批优秀年轻徒弟。
拍摄采访紫阳民歌省级传承人何耀信
何耀信,紫阳民歌省级传承人。在紫阳,“何氏三兄弟”的名号十分响亮,他们是靠家族传承紫阳民歌的典范。从1995年开始,何氏兄弟就多次参加县上组织的民歌比赛和演出,也唱出了名气。凡到紫阳来的游客都想听听紫阳民歌,何耀信便灵机一动,将民歌演唱和“农家乐”结合起来,既满足了人们对民歌的需求,又增加了收入。何家大院每年都要为游客免费演唱紫阳民歌600余场次。2006年,紫阳县委、县政府把何家大院命名为“民歌大院”。以何耀信为代表的何氏家族,能演唱紫阳民歌千余首,曲调优美动听,歌词幽默风趣、朴实感人。凡是到紫阳客人都少不了到何氏家族听他们演唱紫阳民歌。
摄制组采访紫阳民歌词作人张宣强
张宣强,紫阳县毛坝镇人。现为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康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编著并正式出版的《紫阳民歌选编》被有关专家认为是一部集资料性、传承性、研究性、欣赏性为一体的可供典藏的图书。内部印行的《紫阳风物传说》、《山歌不唱不开怀》、《紫阳民歌教材》、《紫阳传统民歌精选》已作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佐证材料,为紫阳民歌的传播、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宣强在紫阳民歌的搜集整理、研究以及歌词创作方面亦有骄人成绩。十余万字研究、评说文章在报刊发表并被录入相关书籍。50余首歌词经作曲家谱曲后在全县广为传唱。其中《三月三上茶山》、《彩色的汉江》、《驾起彩船走汉江》、《山歌长山歌亲》、《开山歌》、《采茶忙》等十数首成为紫阳新民歌的经典作品,传唱省内外。由于张宣强对紫阳民歌的重要贡献,被媒体誉为“紫阳民歌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2006年,县人民政府授予他突出贡献奖。其人其事有安康电视台,《文化艺术报》等数家媒体向全社会介绍,并被录入《陕西文化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多部名人辞书以及《安康地区年鉴1999年卷》。
21集系列微视频《秦巴深处传妙音——紫阳民歌》正在如火如荼地拍摄当中,每一位民歌手对音乐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深深地鼓舞着摄制组的每一个成员,我们也将持续分享该微纪录片的拍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