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和传承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一系列生动的非遗保护实践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以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把文化振兴作为核心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妹芝表示,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必须紧紧抓住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牛鼻子,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乡村地区扎深根、发新枝。张妹芝说:“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一些传统村落中的丰富非遗资源逐渐得到开发,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平衡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要保住乡村的“文化肌理”,应做到4点。首先,要“保乡土”——保护好乡村的自然性,邀请专家到乡村进行全面调研,并对文化地标进行保护。其次,要“倡乡风”——提升乡村的品位,保留乡村传统内涵。再次,要“兴乡文”——为乡村文化礼堂提供新媒体数字文化中心,让群众在这里讲好自己的故事。最后,还要“聚乡心”——重建农民对乡村的信心,建构一个世代相传的乡村精神共同体。
坚持多业态融合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要结合当地资源,合理规划,突出特色,走出一条切合实际、多业态融合发展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表示,乡村文化振兴应大力发展“文化+”业态,积极引进和培育“文体+旅游”“文体+商贸”“文体+教育”等项目,输出文化活力。坚持创意策划、市场导向、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手工艺产品、文创产品,保护传统技艺。打造特色古镇古村,以文艺节会等形式广泛开展社会推广活动,以大型演艺再现历史场景,形成地方特色,带动周边乡镇的产业发展和乡村文化旅游消费。打造高附加值、多功能的业态集群,塑造“文创+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推进乡村地区三大产业联动发展。
“作为艺术家,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把艺术融入乡村振兴的工作之中。参与乡村空间改造和人文景观建设时,相关艺术家和设计师一定要花时间在当地进行文化梳理,要把地方历史文脉等吸收到设计和创作中。一定要在充分尊重当地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建构新的文化空间与新的生活空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朱乐耕说。
非遗助力精准脱贫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工艺类非遗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市长邹自景表示,广元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也特别注重对地方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振兴民间技艺,“非遗+扶贫”的广元实践取得良好成效。“我们已经建起白花石刻传习所、麻柳刺绣专业合作社、唤马剪纸传习基地等单位,广泛吸纳贫困群众通过传统手工技艺脱贫致富。今后,广元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积极开发更多的乡村文化创意产品。”邹自景说。
全国政协委员田静是云南建水紫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成立了一个免费培训建水紫陶制作技艺的公益机构——田静紫陶技能传习中心。她希望通过免费培训,让更多农村青年有场所、机会和平台来接触、学习传统技艺,并最终系统掌握这门技艺,让其成为开创美好生活的工具。在保证传授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该中心几年下来已累计培养了300多名学员,其中不乏来自周边彝族、哈尼族、苗族、瑶族村寨的少数民族同胞。“过去,我们本地人外出都是打零工,现在学员学成出师,一年能收入4万多元,如果自主创业的话,一年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元。”田静认为,农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培训年轻人,既能让传统技艺代代相传,又能让年轻人在家乡就可以谋生计。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新蕾刺绣部主任成新湘表示,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大非遗扶贫力度,鼓励传承人与院校、企业合作,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非遗项目,通过引入设计创新、培训教育等手段,增加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产品创新能力,使非遗产品融入当代、进入市场,推动贫困地区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提升贫困地区非遗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