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非遗网摄制组一行4人赴渭南华州区,拍摄记录省级非遗项目“华州面花”及传承人王润青。拍摄期间,摄制组对传承人进行了详实的采访记录,从传承人生活环境、从艺经历、传承教学、实践制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记录。
摄制组拍摄传承人王润清及其女儿赵建芳制作面花《谷卷》的过程
面花又称“花花馍”,是广泛流传在陕西民间的一种民族传统风俗,它贯穿于岁时节日和风俗礼仪中,其造型格外精美,遗存的中华民族传统十分纯正。“华州面花”和别的地方的面花比起来,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它一般不着色,洁白如玉,保持了面食那种自然的白、香、甜。
华县面花以黄土高原盛产的优质小麦为原料,选用上等精粉制作而成。麦面柔软而劲韧,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采用“一印、二捏、三镶、四滚”,讲究“文胸、武肚、老人背、美女腰”等特点。用发好的白面及剪刀、梳子、红枣、花椒、玉米等辅助材料,精心捏制而成,不仅具有黄河流域古朴、精犷、豪放、深厚的特点,也包涵了长江流域的细致、优美、精巧的独特韵味。华县面花一般不着色,洁白如玉,保持了面食自然的白香。其种类繁多,花、鸟、鱼、虫,各式各样约120余种,造型质朴厚重,简洁明析,内涵丰富,大胆夸张,变化无穷,妙趣横生,寓意丰富。不以形似而以神似,无不寄托着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不仅供人们观赏,亦可食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着色面花也应运而生,这种面花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是人们用来作为民间艺术品相互馈赠的佳品,从而,也使得华县面花广为流传,并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
摄制组拍摄传承人王润清及其女儿赵建芳传承教学的过程
摄制组拍摄华州面花代表性作品《高馍盘》制作过程
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记忆,更是一个民族活态传承的文化基因。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此次拍摄记录,不但为传承人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也进一步推进了陕西省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