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在成都宣告成立。
本次专家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还囊括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
作为全国首个省级非遗领域高规格智库团队,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将如何助力四川非遗保护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协同性与跨学科研究?一起来听听专家分享。
双向赋能打造非遗数字化基础设施
一、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到全新阶段,文化发展出现了众多新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有何社会现实意义?
这十来年里,我国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党和国家对于新时代文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规划,新目标和新战略。其中包括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这些政策、规划、目标和战略正在构成一种更加健康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特别是经历了三年疫情后,人们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更在意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平衡。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回归生活常态使文化消费越来越变得不可缺少。
近年来我们经常讲“Z时代”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主流的文化消费群体,他们对于非遗文创的消费热情特别高涨。比如说,他们是汉服等各种基于非遗的文创产品的主体消费者,并由此形成一股“国潮热”。他们代表着整个社会生活的走向。
所以,一方面是政策的提倡,另一方面是生活本身的变化和青年一代对消费时尚的引领,这些趋势都说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实际上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就是大势所趋。
在当下,随着消费产品的日益丰富,个性化的消费兴起,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各类产品中所承载的文化符号。这种情况下,把非遗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设计到相关产品中,使其成为一个高文化附加值的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川菜在世界各地的推广是个突出的例子。我们经常看到,一个成功的川菜馆打造,从菜品本身,到餐饮器具、就餐环境等等,一定都是满满的川味儿。这里的“川味儿”“气派”已经成为世界各地中国文化的代表,凸显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一种有着中式美学的传统生活方式。
所谓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就是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发展,非遗是中华文化的底色,活态保存了中国文化的种种细节。所以,任何时候,只有把非遗保护好了,我们才能将这种中国特色的中国气派传承下去,我们的发展才有底气。
二、在您看来,四川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
近年来,四川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也看到了不少,包括你们五月份的全省非遗工作推进会有很好的介绍。
在非遗领域,从国内来看,我认为四川省是走在前面的,这和四川在整个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始终将保护和发展两个方面都抓得比较紧、始终保持二者间的平衡是有关系的。
当然,这也和四川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比较高,全省各级政府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治理有效有直接关系。四川省文化主管部门在非遗领域工作积极主动,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体系,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是卓有成效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与四川省的传统民风民俗是有关的。四川是典型的休闲大省,它有那么多的特色美食,那么多美好的文化景观,有“慢生活”的悠久传统,这些年的文旅发展也非常好,这都为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准备了特别有利的条件。
三、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文化产业发展也掀起了数字化浪潮,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的一名专家,您认为四川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应如何紧跟时代,借力数字化?
我国文化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非遗保护与传承也在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我认为,高质量发展一个最重要的指标,或者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实现数字化。
现在大家对数字化谈论得比较多,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占据了我们全部的生活空间,渗透到产业链的全部环节。目前我们国家文化产业有40%以上的营收、70%-80%的增长率是来自数字化部门。我们有研究显示,数字技术对于文化产业的所有行业部门都有影响,因此,我国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不是全部就是部分的都已经被替换了。所以,我们对数字文化产业的理解应该从个别产品、个别技术上升到整体的观念。
从这个角度去看待数字化,就可以看到,我们传统的生活空间之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完全虚拟化的空间,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元宇宙,或者用另一种常与元宇宙相提并论的说法叫“数字孪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与现实世界并存的数字化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空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在这个空间里有多少可能性已经实现,还有多少可能性有待我们去挖掘?我觉得这个想象空间几乎是无限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如何做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平衡发展。应该认识到,保护仍然是第一位的。如果说数字化改变了整个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它也改变了整个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技术基础。在这里,提升保护水平是非遗保护与传承“借力数字化”最根本的一点。或者说,在非遗保护上用好数字化的技术,决定了是不是能为非遗文创提供更好的土壤和条件,是不是能使今天的非遗文创更好地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当下数字化的发展使得普通大众都掌握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电子设备,可以生产出以往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够生产的大量文化产品。这些普通创作者不但可以天马行空地依据自己的想法,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甚至还可以进行智能化创造。像ChatGPT这样的技术发展起来之后,一个产品摆在眼前,你甚至不知道它的创作者到底是真实的人还是虚拟的AI技术。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将非遗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地传承到非遗文创产品中去,怎样才能为创作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创作者,提供丰盛的、经得起考验的创作素材?
最重要的还是要让网络世界有更丰富的数字化非遗资源可供创作者方便地使用、开发、再创造。当我们建立起馆藏丰富的中华文化非遗资源数据库,每一个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人可以从中获取可靠的数字文化资源滋养,“借力数字化”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这是一个“双向赋能”的过程。首先是对非遗保护部门做技术赋能,非遗保护部门要下大力气对非遗保护项目实现数字化采集和研究,逐步建立一个普遍链接和开放性的数据库。其次,这个数据库的建设将是对非遗文创工作者“文化赋能”,将形成数字化的“文化沃土”,使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能够蓬勃成长。
作者简介:张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