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68968050 手机:18991995818
邮箱:sxfywang@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沣惠南路杰座广场2203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应对保护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科学、全面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引起非遗保护研究者和各级文化部门的关注。李荣启所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论》一书,不仅从基础理论层面和宏观视角,探究和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性质与价值、传承机制与法律机制建设等重要理论问题,而且在总结分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与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非遗科学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理念、原则、方式、方法、对策、建议等,具有鲜明的开拓性和针对性,是近年来非遗保护研究领域的一部富有创新性的力作。
▲图1 《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论》(李荣启著)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论”(立项批准号:13BH076)的最终成果,是作者历时四年多的艰辛之作。全书共三编十四章,52万字,并配有百余幅彩色插图,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20年11月出版。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包括绪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原则、传承人保护与传承机制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第二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研究。包括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生活性保护;第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研究。包括对语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的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类非遗的保护、民俗类非遗的保护。全书涵盖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
研读这部著作,可以看到作者参与过的丰富生动的非遗保护实践和对诸多非遗保护问题的缜密思考,从而感受到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非遗理论研究工作涉及诸多方面,作者在这纷繁复杂中,抽丝剥茧探寻非遗保护的科学方式。无论从事非遗理论研究还是从事非遗保护实践的人,都可以从这部书中获取自己需要的理论、知识及典型案例,并受到思想的启迪,明确工作的方向。笔者认为,该书的学术价值和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遵循非遗本质特性,确立科学保护理念
理论研究的基点是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只有围绕对象的本质特性探寻保护规律、确立保护理念、提出保护方法,才能得出科学的认知。早在20世纪末,李荣启就曾探讨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并以发展的眼光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个动态系统,她指出:“传统文化不是静态的存在,它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知识系统是在不同时代延续和发展的,文化永远或多或少处在变动中,具有创新的能力。”①并提出了传统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发挥其价值的途径。2004年,李荣启成为王文章主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题组成员,此课题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具有首创性。她撰写完成了两章,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原则与方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那时她便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活态文化,是发展着的传统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它不能脱离生产者和享用者而独立存在,它是存在于特定群体生活之中的活的内容。”②在本书中她又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性是活态流变性,而不是固态不变性。非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源自世世代代传承人在继承基础上的再创造,使其所传承的项目能够与时俱进地传延发展,满足不同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③正是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这一本质特性的认识,本书能够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分析、论述非遗保护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和难题,进而得出符合实际的认识和结论。
▲图2 朝鲜族小学生进行伽倻琴演奏
首先,本书在对非遗本体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定义了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方式、方法有哪些。针对目前我国非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她针砭时弊,提出非遗科学保护的理念与原则;从理论到实际,多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在本书绪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之我见”中,作者认为非遗科学保护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是符合非遗自身特性和演化规律的保护;是增强非遗生命力,使之更好地活在当代、造福于民的保护。这“三个保护”准确地概括出了非遗科学保护的内涵,也是对错误保护理念的纠正。在此基础上,书中还提出了几点非遗科学保护的方法与措施。明确了非遗科学保护的总体目标,是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非遗进一步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于民。强调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坚持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坚持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贯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是非遗科学保护的必然要求。这些新的认识和理念,对于新时代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其次,本书结合非遗项目的特点不仅系统论述了已被认同的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三种方式,还对生活性保护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本书第九章以三节的内容系统阐释了“生活性保护”,从不同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传承,论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生活、植根于民间;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民众生活的紧密联系,印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人民生活的相融相通,并已成为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进而又从保护实践的层面,论述了进行非遗生活性保护应该坚持的正确理念和方法,为如何进行生活性保护指明了途径。
作者认为,生活性保护方式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则,而不是由“生产性保护”转向“生活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涵盖广泛、内容繁杂,可谓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从文化视角看,作为活态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包括民众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也是民众自古传承至今的生产生活方式。周而复始的传统节日、民族节日,早已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民间信俗、宗教信仰、民间竞技,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等,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与保护。倘若离开了鲜活的生活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便会丧失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鉴于非遗的这一特质,未来的非遗保护应该更加注重生活性保护。作者还指明了生活性保护应该坚持的理念与方法,即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整体性保护,是进行生活性保护应秉承的原则;重视非遗在乡村与社区的保护,是实现生活性保护的有效方式;坚持保护中发展和发展中保护,是实现生活性保护的根本举措。作者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性保护,不是要民众简单地回到过去的生活状态中去,而是要在动态延续发展中,在与民众生活的不断调适中,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生活新的融通关系。这些论述和观点,提供了非遗科学保护新视角,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践价值。
再次,本书以较大的篇幅(第三编第十章至第十四章)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问题,提出了不少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各类非遗科学保护的对策。书中指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其类别和呈现形态多种多样,而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具有一些共性、关联性,又具有各自独特的属性和特点④。普适性的保护方式和方法,虽然也能达到一定的保护效果,但难以实现富有针对性的科学保护。为此,对非遗项目应注重因类而宜的分类保护。目前,我国各地区采取的非遗分类标准不同,有的是按照项目存续状态分类,有的是依据可运用的不同保护方式分类,有的则是按照非遗项目所具有的特性分类。作者认为,若从科学保护的视角审视,按照项目的不同性质特点分类并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更为合理。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四大类,即: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民俗文化。不同类别的非遗应当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图3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节开幕式暨天府大巡游
对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要重视作品、资料的收集和采录,形成了丰富的作品丛书、资料汇编,以及利用高科技手法制作的影像作品等。民间文学是活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口头传统,其保护离不开特定的民俗场域、文化空间,所以,各种传统口头文学的保护应注重在生产劳动、民俗生活、节庆活动等实践中活态传承。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最大的特点在于观赏性、娱乐性,因此对其保护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防止过度舞台化,保护的关键在于维护与营造适宜的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在于加强活态传承,保护的主要途径是合理利用与创新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类非遗,最大的特点在于实用性、审美性与装饰性。健全政策法规的同时要注重整体性保护,保证造物者对于物的所有权,完善传承机制,坚持创新发展。民俗类非遗,最大的特点在于与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由于其复杂性,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观,正确认识民俗类非遗;其次要遵循民俗文化的演化规律,正确看待民俗事象中的变与不变;最后要盘活民俗资源,适度发展特色旅游。作者针对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结合各自特点、价值、发展现状,给予如何进行科学保护的措施和建议,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与实践性,能够切实指导各地深入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使非遗保护实现科学发展。
二、开拓理论视野,勇于探索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它不仅承继着中华民族的文脉,还融汇着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它像一面多棱镜,可以折射出不同的色彩。因此,需要研究者有丰富的实践积累,更需要有宽广深厚的理论积淀。没有多学科的理论支撑,很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解读和剖析。只有具有多学科的视野,才能深入挖掘,通达古今,从而揭示这一遗产宝库蕴藏着的秘密和巨大价值,进一步做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李荣启就开始从事文艺理论和美学的教学和研究。多年来,在文艺学、艺术学、美学、色彩学、文化学、民俗学、语言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先后出版了10部专著和14部合著,如:《文学语言学》《艺术语言论》《艺术概论》《生活中的色彩美》《文化与艺术的多视角探索》《文化国力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中国先进文化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等。多学科的学术研究使李荣启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风格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起解决复杂理论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由于她有较宽阔的学术视野,对于本论题涉及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能够融汇相关学科的理论及知识深入阐析,避免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并在深入思考基础上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研读本书,便会发现书中在内容和观点上均有不少创新之处,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理念的匡正,提出“抢救性保护的本质要义,在于维护濒危项目内在生命,增强其活态传承发展的能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出了“三层面说”,强调“非遗传承所涵盖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技艺、技能;二是该项目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文化价值等文化传承;三是传承人所具有的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文化精神的传承”⑤。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盛行的“原汁原味”说,作者认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经历了与时俱进的历史演化,在演化中不断注入时代的新元素、新内容乃至民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因而,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⑥书中对于如何理解“双创”方针,何谓“创新”及如何科学地把握好非遗创新的尺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创新的方式与途径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中,提出了建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对策建议:一是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权利制度,宜采用行政保护和民事保护两种法律保护模式;二是建立健全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地方法规条例,使国家大法的精神落到实处;三是着重加强专项法规建设,以实现依法保护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⑦。这些独到的论析,充分体现了作者系统的学术探索和深入的理论思考。
由于李荣启研究员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学语言学、艺术语言学方面进行过长期的潜心研究,因而对语言问题有着独特的敏感性。本书中她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探讨语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着重论述语言文化遗产的特性与价值、存续现状以及保护传承的对策。作者从语言学、符号学等角度分析语言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全面而深刻地阐释语言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语言文化遗产是非遗存在的基础,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索绪尔曾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⑧语言和方言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非遗保护所要保证的即是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在非遗保护中对于语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不容忽视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中第一类就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⑨,这一约定,确认了语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非遗申报和保护实践中,语言文化遗产尚未得到与其他非遗类别一样的重视。为此,作者强调语言不仅是非遗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是民间风俗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应重视语言和方言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了促进语言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本书在分析语言文化遗产的特性、价值以及存续现状的基础上,对语言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出了五项对策:1.实施专项调查,摸清语言文化遗产的存续现状;2.立法保护,建立语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3.增强语言保护意识,加强教育传承;4.与非遗项目相结合,活态传承民族语言;5.建立语言档案馆、博物馆,实现对语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这些紧密联系实际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立足田野实践,践行科学保护
作为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其形式和物质载体。因此,可视可感的形象性是非遗的呈现方式。离开对具体非遗项目的感知、体验、共情,缺少切身感悟和与非遗传承人的沟通交流,就无法对非遗项目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做出准确的认识和评价。所以,非遗保护研究离不开大量的田野实践,需要在田野中寻找手艺,在民间体验习俗,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与方法,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科学保护。十几年来,李荣启参与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阶段的研究和实践,见证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参与了大量的非遗调研与实践。她曾参与过多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考察、评估及规划纲要的论证,参加过多次专题调研、课题调研、立法调研及跨国共享项目调研,参加过多省市的非遗保护督导工作,深入到不同省市的十几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深入了解情况,观摩过大量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与各级各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交流等等。大量的实地考察,使其拥有了丰富的体验和感悟,有针对问题引发的思考,有充实的事例和典型个案为论据,因而避免了理论研究的主观性、空泛性,使本书较为充分地体现出理论源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书中通过大量第一手案例分析,有力地证明理论源于实践以及所得结论的科学性,从民间中来到民间中去,走出书斋走进民众的生活,才能真正认清非遗的本质特性,把握非遗保护传承的客观规律。
▲图4 中国古羌城开城仪式
在传承人保护机制研究的过程之中,作者先后采访了景德镇传统颜色釉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邓希平、唐卡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娘本等多位大师,先后在新疆、西藏、青海、河南、江西、湖南、甘肃等地进行深入调研;在整体性保护的研究过程之中,作者曾多次赴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多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行调研或评估,了解这些地区整体性保护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保护区建设的对策建议;在进行语言文化遗产研究的过程之中,作者深入羌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语言遗产保护传承情况的考察。在进行民间文学类非遗研究的过程中,作者曾考察《亚鲁王》《格萨尔》等民族史诗以及满族说部、吴歌等众多民间文学项目。在进行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研究的过程中,作者又深入多地考察,观摩侗族大歌、青海玉树藏族的伊舞、云南苗族鼓舞、新疆木卡姆、西藏的藏戏等多种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在进行传统工艺美术类非遗研究的过程中,她调研了云南丽江的民间木雕、杨家埠的木版年画、热贡的唐卡制作、海南的黎锦织造等传统技艺。在进行民俗类非遗研究的过程中,她考察了河南濮阳民间祭祀、湘西民间祭祀、中国(象山)开渔节祭海仪式等民俗事象或活动。正是由于作者长期坚持在田野中辛苦耕耘才有了丰富的实践积累,并在此基础上甄选出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本书除了文中举出的大量实例外,在第一编的各章后面附有文章链接或典型范例等,这些典型范例和大量有说服力的论据,既为新时代非遗的科学保护提供了有益经验,又论证了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对于未来非遗的科学保护具有引导和借鉴作用。因此,本书对有效地促进新时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科学发展具有较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对于各地区深入开展非遗的保护传承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论》是非遗保护研究领域的一部富有开拓性的力作,作者以开阔的理论视野、丰富的实践积累、锐意创新的探索精神,富有针对性、前瞻性地回答了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诸多问题,譬如:应该树立哪些正确的保护理念?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与传承机制建设?应该坚持哪些科学的保护原则与保护方式?需要怎样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如何因类而宜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如何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怎样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生活、造福民众?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作者求真务实、探索深入,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书中对于某些观点的质疑,不是凭空妄想,而是有理有据,具有深邃的思考和较强的思辨性,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学术勇气和综合创新能力。
新时代,非遗科学保护任重道远,《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论》的系统理论探索,为践行非遗科学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该书对于非遗科学保护的建构与阐释,不仅对新世纪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实践具有反思作用,而且对于未来非遗保护工作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读者深入认识非遗的本质特性及非遗保护的特点规律,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