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拉蹩鼓
项目简介
牛拉蹩鼓自清道光年间传入阎良民间后,鼓乐和武术相互融合演绎成为了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关山牛拉蹩鼓。历史上专为庆丰收、婚嫁、祭祀而表演。主要用于庙会、祭祀等活动。后来在每年初一到十五在村中集会时表演以示辞旧迎新。其表演的传统器具均属打击乐有:大鼓、中型鼓、钹、大锣、小锣等。表演时鼓手戏剧武生装扮,拉鼓的耕牛也要装扮,牛头挂红绸,牛角掉小灯笼和铃铛等饰物。
牛拉蹩鼓鼓歌与鼓舞世代言传身教,为了怕鼓歌继续失传,牛拉蹩鼓第五代传人冉光阜老先生将其用符号记录下来,鼓歌谱由四个符号组成:¤ ⊙ 乙 О。据鼓艺老人介绍,关山牛拉蹩鼓鼓歌甚多,现留存于世的有《三战吕布》、《老鼓》、《八仙过海》、《太平歌》《闪断桥》《双鞭子》等。鼓法有四种:双手打、双交叉打、山绑架、鼓锤交叉打。鼓舞动作有十六种:交叉步、弓箭步、翻身、偏腿、偏盖腿、原地转、飞脚、案头、交叉吸腿、二踢脚、劈叉、跺子、上马式、跳马式、虎跳、转身包脚。其表演节奏有松有紧,有快有慢,时而如翻江倒海,时而如清风拂面,鼓手即有鼓乐表演又有鼓舞绝活表演,表演形式不拘一格,与鼓歌节拍衔接有序,做动作的同时,又不影响击鼓,具有悠久性、民间性、独特性等多种特征。蹩鼓队一般表演有10到20人左右,遇到大型庆典活动有仪仗队配合,阵容可达100人以上。关中平原的广大农村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就是敲锣打鼓,每年的春节前后,各村堡毕以锣鼓为乐。关山有耍社火的传统,每隔几年就要耍一次社火。锣鼓是社火的重头戏,早先是装在骡马车上游走敲打,后来鼓手冉恒昇(我三爷)喜爱武术,把锣鼓由车上搬到地上,放在拨架上,牛拉着游走表演,把武术动作穿插在鼓谱中间,其动作有凤凰展翅、仙鹤独立、鼓上筋斗、双夸单夸、翻牛背、打包脚等即兴表演,增加了希特看点,自此百余年一直传承至今。
地理位置及分布区域
牛拉蹩鼓起源于蒲城老爷庙地区,从清道光年间传入阎良关山,其在民间的流传至今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主要分布在阎良区关山镇的关山村一带。关山地处蒲富临渭四县交界,旧有鸡叫一声听四县之说,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心,是先秦建都立业之发源地,物阜民丰。旧时广大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种类希缺,关中平原的农民大部分都是以敲鼓为乐,粗锣大鼓川饶就是基本的娱乐工具。关山牛拉蹩鼓植根于三秦沃土。它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深得人们喜爱,它对于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显示了我国广大群众的杰出智慧与豪迈热情,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
传承脉络
继冉恒昇之后,先后有李健民、冯诚信、刘智华等人主鼓。
第一代、创始人冉恒升,男,(1882-197)农民,关山村人。
第二代、潘安孝、男,农民,(1921-2013)关山村人,文盲。
第三代、李健民、男,农民,(1923-2015)高中文化,关山村人。
第四代、冯成信、男,农民,(1935-2017)关山村人,文盲。
第五代、冉光阜,男,农民,(1937-)关山村人,中专。
第六代、王小明,男,农民,1975年生,关山村人,高中。
下一步的传承途径有两方面:其一,农村面。即上述数位利用农间聚集排练,目前在永丰社区文化广场,每天下午7--8点排练一小时。其二,关山中学“关山牛拉蹩鼓传承基地”七十名学员每天早晨半小时。
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项目繁多,也很吸引年轻一代,但敲锣打鼓毕竟是数百年上千年的农村文化传统项目,有着其特殊的乡土味和亲切味。党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非常重视。从领导、组织、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大大的增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凝聚力。1、牛拉蹩鼓,表演精彩,鼓乐喜庆,场面宏大,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进一步挖掘、抢救、保护、传承这一民间艺术,对于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2、牛拉蹩鼓将我国国粹——武术与鼓乐相结合,把这一国粹进行了延伸,它的艺术表演形式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个亮点。
3、牛拉蹩鼓具有很深的民间文化内涵,它将民间流传的优美故事,用鼓乐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如《三战吕布》、《八仙过海》等鼓歌。
4、牛拉蹩鼓的表演形式对研究当地社会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依据。阎良自古是京畿要地,是京畿的“渭北粮仓”,所以人们在欢庆丰收时将鼓载于磨地的木磨子上用耕牛拉,以示欢庆。同时阎良是三地市接壤之处,交通便利,自古为兵家要道,民众有习武之风气,所以牛拉蹩鼓表演时武术动作与鼓乐相结合也属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