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四批Ⅲ-51
申报人/申办单位:大荔县文化馆
大荔县官池镇西里村位于县城东南3.7公里处的沙苑腹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庄。因娘娘庙的传说而兴起的农历5月18日古会,相传起始于元代,随古会而产生的背花锣这种娱乐活动至今一直延续不衰。
背花锣是社火中接药水这一环节中与花苫鼓、差伞、锣同时舞蹈的一种行进式民间活动形式,一组由8人组成即:一副背花、一个手锣、一副大钗、一个大锣、一副差伞、4个花苫鼓共12组约100人。
由锣手背背花,行进时由三路纵队并列排成,背花锣的动作姿势是随着慢流水曲谱节拍,有倒步、转身、闪动背花等动作与花苫鼓、差伞、大钗等互相配合,相互照应,动作节奏比较慢,背花随舞步闪动,产生易奇易幻的神密之感。
特别是锣手身上的背花,高1.5米,宽1.2米,上面缀满虎形刺绣作品,一副背花上装饰有精致的刺绣作品20多件,舞蹈时华丽壮观,引人入胜,连同花苫鼓、差伞装饰的刺绣作品一组共计需刺绣作品50多件,琳琅满目的刺绣作品令人震憾。
此活动属于大荔民间舞蹈形式,它来自群众产生于民间,是世代民间艺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具有民族传统的表演形式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保留了古朴的民风民俗,展现了古风古韵,具有极强的民俗艺术研究价值与悠久的历史价值。
2007年农历二月二举行的一次活动吸引省市民间艺术爱好者100余人,文化馆对此项目进行挖掘、整理、恢复后,2009年、2013年曾参加渭南市艺术节表演,并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