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别:传统技艺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四批Ⅷ-109
申报人/申办单位:陕西汉唐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关中位于陕西省中部,即指我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一带。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300余公里。关中地区养马有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地处西北的泰国与羌戎长期杂居,秦部族本身就善长养马,唐代更是迎来了马种改良的第二次高潮。宋、明两代行茶马制度,每年从西北地区向内地输入马匹数以万计,其中也包括了唐马遗种。
明代在陕、甘二省屯垦繁殖军马,又建养马场。清朝由于执行严重的民族歧视政策,禁止汉人养马,故养马业备受打击,仅有少量农民得以驯养马匹。直至今天,关中当地仍有不少本地马农从事驯养马匹的工作。
关中传统训育马技艺包括马匹的饲养、医治、训练、阉割、繁殖等方面。目前,最具传统关中特点的马术技术主要表现在对于耕种马、骑乘马与表演马的调教、训练、医治与饲养方法上。目前,最具传统关中特点的驯养技术主要表现在对于耕种马、骑乘马与表演马的调教、训练、医治与饲养方法上,即关中传统饲养、医治方法与钉马掌及驯马技艺。
关中马匹的驯服技术不同于草原地区的粗暴驯服,而是选择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使马逐步适应人类的指令,继而做出与人类指令相同的行为。用温和的方式处理好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让马成为农民的得力助手。
关中马匹的驯服过程包括相马、准备驯马场地、人马亲和、生马训练、驾车训练、熟马表演训练六个步骤。驯马的过程需要极度的耐心与细心外,第一步的相马过程更是决定了马匹能够完成训练的强度。关中传统训育马技艺的主要驯马工具有马蹄铁、马蹄钉、马鞍子等。驯服好的马匹能参加仿唐马球表演、仿唐舞马衔杯表演和其它比赛等活动。
关中传统驯养马技艺是中华民族社会文明和科学史的实证,关中传统驯养马技艺起源于几千年前,集中了东方人顺应自然的高度智慧,蕴藏着丰富的专门知识,具有特殊的历史人文和社会学研究价值。关中传统训马技艺已列入第四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