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68968050 手机:18991995818
邮箱:sxfywang@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沣惠南路杰座广场2203
黄龙猎鼓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编号:第二批Ⅲ-26
申报人/申办单位:黄龙县文化馆
黄龙位于陕西省北部,黄龙猎鼓出现于公元六世纪初的后魏时期,最初发源于黄龙东部的蛟龙镇。从古黄龙的地理环境考证;古黄龙森林密布,山恋叠嶂、狼虫虎豹出没,人迹罕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了繁衍生息,不得不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创造条件,运用刀、斧、锣、鼓“驱虎豹”,这是黄龙猎鼓混沌期的开始。
黄龙猎鼓古时多用于祭奠、祈雨、春社庙会,称作“上庙鼓”、“兽鼓”,解放后又叫做“丰收锣鼓”、“喜庆锣鼓”、“九村九折鼓”、“大地锣鼓”,在历史的长河演变中被群众传承下来。
黄龙猎鼓是一种打击乐与舞蹈相拍互应的广场表演艺术。调式以三击鼓为主,散鼓点为辅,花枪挥舞、铜器敲打呐喊插入,鼓乐雄壮,铜器花枪合奏和广场表演两种形式。黄龙猎鼓分“出巡、兽现、围猎、庆典” 四个奏章,展示了劳动人民改造自然,驱击猛兽的雄壮情影,场面宏大、粗犷豪放。
开场五面幡旗,虎豹熊狮左右在黄龙猎鼓队旗两侧,演出鼓谱由引子、滚身子、摘豆角、拾穗子、叮咯吧、荒草坡、扬锣三声、滚轱辘、尾声组成。入场以“喊山、三击鼓”和引子(三遍)演奏,壮观威武、节奏明快,鼓锣钗间隔有序,协调融洽,舞蹈表演动作优美大方。服装上立意新奇,鼓点充满神韵。
黄龙猎鼓是民间古老鼓舞文化遗存的见证,是我国汉族民间鼓舞百花园里一枝魅丽吐艳的奇葩。黄龙猎鼓已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龙猎鼓又称黄龙斗兽锣鼓。相传是从黄帝时代流传至今的传统鼓舞。陕西省黄龙县文化工作者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人们原始的生活方式,经过挖掘、整理、编排,完善了鼓舞艺术,把进化艺术归还自然,创编了现在形式的黄龙猎鼓。黄龙猎鼓整个表演方阵一般由150至300名男性青年组成,场面气势宏大,壮观威武。表演者面戴"虎、豹、熊、狮"面具,身着象征性兽衣的鼓手代表凶狠的野兽;披肩长发,头戴冠冕,手持花杆敲锣击镲的演员代表黄帝部落的先民。表演过程分为"出巡、曾观、围猎、庆四个部分。向观众生动展现黄帝时代先民们围猎、狩猎的壮观场面,展示出在黄土高原上,人类改造自然,不屈不挠的刚劲风骨。 其显著特点是粗犷剽悍,深沉豪放,内涵丰富,表演整齐,动作优美。
猎鼓简介
黄龙猎鼓是一种打击乐与舞蹈相拍互应的广场表演艺术。经黄龙县文化部门专业人员多年的挖掘、整理、编排、完善,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发展成为高品位的鼓舞艺术。黄龙猎鼓同外地姊妹艺术一样,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丰富的结晶。黄龙猎鼓情节内涵形象化,表演场面壮观威武,粗犷豪放,鼓点深沉,节奏明快,动作优美大方,鼓点奏曲充满神韵,舞蹈艺术,表演造型令人耳目一新,倍受世人欢迎。曾在陕西西安古文化艺术节上获表演二等奖,导演一等奖,黄龙县政府优秀组织奖。
黄龙猎鼓的成就,对丰富中华民族艺术宝库, 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必将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利用和发展工作,同时对展示黄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猎鼓历史
黄龙猎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公元六世纪后发祥于黄龙东部的蛟龙镇。古黄龙山大沟深,层林密布,野狼出没,人迹罕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了繁衍生息不得不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生存条件,与自然抗争,与野兽搏斗,运用刀、斧、锣、鼓“驱虎豹”,靠米集和狩猎维系生活(见延安史话),展示了人与兽之间“生”与“死”的搏斗,显现了锣鼓的威武壮观,棍棒、花枪、铜器的震撼力量。斗转星移,时代变迁,受晋南文化影响和全国各地鼓类艺术的综合,蛟龙镇地区的人民不断发展,丰富猎鼓艺术,古时多用于祭奠求雨、春社庙会,称“上庙鼓”、“兽鼓”时代传承,经久不息,解放前后又叫做“丰收锣鼓”、“喜庆锣鼓”、“九村九折鼓”、“大地锣鼓”,在历史的长河中,被群众一代一代地传承,改良,沿袭下来,并逐步形成了这块热土上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不断发扬光大。影响和丰富了后人的文化生活。
基本内容
黄龙猎鼓在旧中国,黄龙东部的蛟龙镇享有盛名,多用于祭奠、祈雨,春社庙会,故称“上庙鼓”、“兽鼓”,尔后更名为“丰收锣鼓”、“喜庆锣鼓”、“九村九折鼓”、“大地锣鼓”、“斗兽锣鼓”等。
演奏正谱7折,另为“引子”、“尾声”。开场顺序,引子、滚身子、摘豆角、拾穗子、叮咯吧、荒草坡、扬锣三声、滚轱辘、尾声。在民间随意性演奏中,分“行进演奏”和“广场表演”两种形式。黄龙猎鼓的四个奏章:“出巡、兽现、围猎、庆典”。展示出劳动人民改造自然,驱击猛兽的雄壮情景,再现了炎黄子孙的刚键风骨。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龙猎鼓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民间传说和“狩猎”场面,经过民间艺术家们的精心排练,完善,使情节内涵形象化地站立起来,把进化艺术归还给远古。整个表演场面气势宏大,粗犷豪放,壮观威武,方阵整齐,舞蹈表演动作优美大方。整体鼓点奏曲充满神韵。
开场,五面幡旗“虎、豹、熊、狮”左右在“黄龙猎鼓”队旗两侧,后面跟着花枪,铜器纵队浩浩荡荡。猎手披肩长发,头戴冠冕,脚登草鞋,赤脚上阵,腰系金钱豹图案的胡叶状围裙,斜挎虎皮图案的佩带,应合了圣经“穿胡叶戴冠冕”之说。
鼓手头戴“虎、豹、熊、狮”面具,身着象征性兽衣,气势雄伟,粗犷剽悍,野味浓郁,兽性十足。一下子把远古与现代文明拉近了;把古代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风采,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现代人的面前。
入场从“喊山”(三击鼓),兽鼓踩着散鼓点飞步上场;在引子(三遍)演奏中,花枪铜器随着散鼓点呐喊着飞驰插入场内,人兽穿插堵截,在雄壮的鼓乐、铜器、花枪合奏中,铜器变幻“十”字、梅花六朵状,场地上呈现出难解难分的对峙交锋阵势。在对峙中击打“扬锣三场”,还原队形。随着鼓点变化节奏,形成“梅花阵式”围猎态势,将兽鼓幽困在伏击圈里,人圈飞快旋转。接着队形变幻成一个围猎的五层旋转圈,“花枪”、“铜器”、“兽鼓”三个逆流圈各相反方向飞速旋转。出现人与兽、生与死的搏斗场面。全场精彩表演就在其中,最后击“新扬锣三声”人兽同庆,击打“喜悦”鼓点,鼓锣钗,花杆同时表演,人声欢呼。黄龙猎鼓1995年参加了古城西安文化艺术节,并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成果。她在黄龙这块热土上,从薄浅走向成熟,方以破土就大放异彩,颇受当地艺术家的认可。
基本特征
黄龙猎鼓,是一种打击乐与舞蹈相拍互应的广场表演艺术。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中,有着如下基本特征:
1、兽鼓:黄龙山山脉西北东南走向,山大沟深,层林密布,古黄龙山野狼虎豹出没,生存在这里的人们为了生息,不得不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同自然抗争,与豺狼虎豹拼击,靠采集和狩猎维系生活,(见延安史话),运用刀斧、锣鼓、棍棒形成合力的自然保护圈,展示了人与兽之间“生”与“死”的博斗,显现了鼓乐的威武雄壮,棍棒、花枪、铜器震撼力量。
2、上庙鼓用于祭奠祈雨,春社庙会,尔后更名为“丰收锣鼓”、“喜庆锣鼓”、“九村九折鼓”等,在民间随意性演奏,并分“进行性演奏”和“广场表演”两种形式,场面亦然恢宏壮观,鼓点深沉豪放。
3、黄龙猎鼓最初发源于黄龙东部的蛟龙镇(今白马滩地区),故最初受晋南文化影响和全国各地鼓类艺术的综合,经历长时间演变,逐步形成了这块土地上独特艺术风格的特征。
4、追本溯源,黄龙猎鼓最初分四个奏章“出巡、兽现、围猎、庆典”特征。
5、黄龙猎鼓:经过漫长岁月的变迁,形成一种鼓乐艺术,现经过艺术家的编排完善,使情节内涵形象地站立起来,把进化艺术归还给远古,场面气势宏大,粗犷豪放,开场五面幡旗,虎、豹、熊、狮左右在黄龙猎鼓队旗两侧,演出正谱7折,入场以“喊山、“三击鼓”和“引子”(三遍)演奏,壮观威武整齐,舞蹈表演动作优美大方,整体鼓点奏曲充满神韵特征。
6、黄龙猎鼓调式以三击鼓为主,散鼓点为辅,花枪挥舞、铜器敲打呐喊插入,鼓乐雄壮,铜器花枪合奏为基本特征。
相关器具与制品
黄龙猎鼓的乐器、鼓、锣、钗、花杆及服装。
一、打击乐类:
1、鼓分类:(1)大鼓(扁平鼓)鼓面直径约1.2米。(2)中鼓(扁平鼓)鼓面直径约1米,大中鼓为指挥鼓。(3)小鼓(扁平鼓)也称表演鼓,鼓面直径为0.4米。
2、锣,大锣(平面)直径约0.4米。
3、钗(大社铙)。
二、花枪:花枪长l.5米,用6色彩纱加工而成。
三、服装及面具:(1)猎手披肩长发,头戴冠冕,脚登草鞋,赤脯上阵,腰系金钱豹图案的胡叶状围裙。(2)鼓手头戴“虎、豹、熊、狮”面具,身着象征性兽衣和五面嶓旗“虎、豹、熊、狮”,左右在“黄龙猎鼓”队旗两侧。
主要价值
具有如上特征的黄龙猎鼓,在黄龙占据重要地位,是延安“五鼓”之一,它代表了黄龙优秀的鼓舞文化,是中国民间鼓舞百花园中的一枝魂丽吐艳的奇葩,是古老黄龙鼓舞的遗存、发掘、抢救、保护的见证。黄龙猎鼓,其价值主要有:
1、学术价值,作为黄龙猎鼓的发掘、挽救、保护,将带动黄龙民间文化的弘扬,促进黄龙民间艺术发扬光大,为探讨民族民间文化的社会作用和历史价值和历史发展,以及研究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文学、宗教学、艺术美学等各学科间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和彼此相辅相成的作用所形成的历史渊源和表现特征,提供了一个多侧面、多角度、步层次、全方位的广阔学术研究领域。
2、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齿龙猎鼓,对黄龙乃至全田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推动黄龙经济社会发展,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